您的位置: 首页 > 格韬新闻

格韬杨红伟主任受邀参加首届高端敦煌法学学术研讨会

文章作者: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 2023-10-23 09:55:00

微信图片_20231026100652_副本.png

图为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红伟与李功国先生在论坛期间合影

2023年10月19日,首届敦煌法学高端学术论坛会议在敦煌召开,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红伟受敦煌法学开拓者李功国先生邀请参加会议。李功国先生,阅历超凡,视野开阔,才思敏达,胸怀高古,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主持编译《欧洲十二国公司法》,著《科技法学》、《民法本论》等,除法学外,还长于文学、史学、哲学,在法律文化、商法史方面研究颇深。

首届敦煌法学高端学术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和甘肃省法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苏军,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刘长根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甘肃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世峰主持会议。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占华、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中心、青岛、青海、宁夏、黑龙江、内蒙、新疆、广西、安徽、河南等10个多个省(区、市)法学会领导,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法学法律工作者,省级政法部门领导、各市州法学会、酒泉市各县区政法委、法学会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微信图片_20231026102303_副本_副本.jpg

图为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红伟与刘艺功教授在论坛期间合影

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红伟与刘艺功老师进行了亲切交谈。论坛期间,刘艺功教授发表学术演讲指出,敦煌法学的历史文献跨越千年,内涵丰富,体系完备。敦煌法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包括唐律、吐蕃律等一大批重要的法律文献,既有国家制定法,也有民间习惯法;既有公法,也有私法。敦煌法学的思想基础是诸子百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特别是儒释道的思想。敦煌法学是民族的,敦煌法学的文献不仅包括汉族历史上的法律文献,也包括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法律文献;敦煌法学也是世界的,敦煌是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交汇之地,敦煌法律文献中不仅有中国的法律文书,也有域外的法律文书。

会议期间,北京格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红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授、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进行了亲切交流。

微信图片_20231026095922_副本.jpg

图为参会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在论坛期间集体合影

根据李功国先生在其《敦煌法学文稿》中指出,敦煌法学是研究我国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石窟艺术与出土法律文献及其他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我国古代敦煌法律现象、法制状况、法律生活、法律关系、法律过程与变迁及其规律的学问,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2020年6月20日“兰州大学敦煌法学研究中心”成立之后,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正式成立,81岁高龄的李功国先生当选研究会会长近年来,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深化传统法学文化研究,积极转化法学研究成果,先后出版《敦煌法学文稿》《敦煌古代法律制度略论》《敦煌法论》等专著8部、论文集4部,30多篇论文被收入有关文献资料文库。同时,敦煌法学研究会积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项,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得到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充分肯定。

此次论坛,共征集10个省(区、市)报送的120篇论文,50篇论文获奖。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和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玺撰写的《律令·文书·传奇:唐代告诉程式的三重维度》等4篇论文被评为特别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张雨撰写的《法藏敦煌文献P.4745-以〈唐年代未详(贞观或永徽)吏部格或式断片〉为中心》等9篇论文被评为一等奖;河西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罗将撰写的《制定法与习惯法:唐宋与西夏的比较研究--以敦煌、黑水城契约文书为中心》等12篇论文被评为二等奖;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权卉、办公室副科长李夏、行政装备处科长宁康撰写的《法亦容情:传统法律文化中情理法融合的当代价值与司法适用--以敦煌法律故事为分析素材》等17篇论文被评为三等奖;张掖市人民检察院鲁玲和甘州区人民检察院高艳玲撰写的《敦煌法学与敦煌社会方法论》等8篇论文被评为优秀奖。